住進了高尚的區域人真的也會變得高尚?一件兇案給三個家庭打破這迷思。



高尚住宅區『雲雀之丘』一個普通的晚上,房子最小的遠藤家女兒彩花又開始抓狂了,這是她考不上理想高中後不知第幾次,隔壁戶超八卦的小島聰子太太趁機走過來打聽。遠藤太太真弓小心不露馬腳把她打發走後,對面真正有錢的高橋家發出罕見的爭吵聲。跟著真弓到便利店購物時遇上高撟家的小兒子慎司,還借了錢給他。真弓回到家門前卻見到救護車,跟著還有警察上門問話,原來高橋先生被襲擊送院,高橋太太卻自稱是下手的人。真弓怎麼也很難相信優雅的高橋太太會做這種事,更甚的是隔天高橋先生就死了,到底高橋太太是真正的兇手,還是兇手另有其人?慎司為甚麼會在案發時出現在便利店?一直被真弓視為高尚人家的高橋家為甚麼會發生這種事?

 

《夜行觀覧車》是湊佳苗在台推出的第四本小說,在台灣幾乎是和少女一同推出,一般來說這現象很少見到,原因很可能是代理出版商不同的關係。對喜歡湊佳苗的讀者來說,當然會樂於見到,但對部份人來說也許會做成對同一位作家的作品發生倦怠。


據說在日本《夜行觀覧車》的銷售量僅次於《告白》,不過在台灣似乎評價不及《贖罪》和《少女》。當然我在網路上觀察到的不一定準確,所以只能把個人的讀後心得和大家分享。

 

四本湊佳苗作品中《夜行觀覧車》可說是死亡人數最少的作品,這次作者有意把主旨放在家庭關係以及不同的人對身邊發生了兇殺案後的心理反應,反而兇殺案本身只是引發整個故事的引線(而且也不驚悚)。主角不是這一群人,而是幾個家庭,所以這次章節的名字也是以家庭為單位。人稱方面一改以往的第一身獨白,百份之九十的劇情都以第三身的方式敍述,只有八卦歐巴桑小島聰子的個人秀才會用上第一身。

 

雖然不再是第一身,但鏡頭還是會不斷切換,一時彩花一時真弓,一時是男主人啟介。高橋家那邊的情況也是一樣,鏡頭不停在三個孩子中換來換去,而一些配角的關係再次生發了誰原來是誰的現象,到最後命運線亦再次把所有要角捆綁在一起。用了第三身最大的好處是人物切設換時不再有語氣接近而讓人混淆的問題(在《少女》中這是一個困擾讀者的缺點,《贖罪》則用不同的表達形式廻避了這個問題。),同時可以讓劇情交待得較為清楚。

 

 

全書的最大懸念有兩個,真兇是誰?行兇的原因?這兩個懸念到結局都有清楚的交待。不過貫穿整本書的角色小島聰子卻沒有認真交待清楚,雖然故事中她的戲份不算多,卻是每一個環節的關鍵人物。形象上她是一個有錢愛八卦的歐巴桑,老是掛著自行釘上亮片的名牌包,這位歐巴桑一直抱著看好戲和自以為主持正義的姿態出現,很容易讓讀者對她作出反感。而她不斷的獨白是真的和家人說話,還是有精神障礙,這一點我是想了解的。為甚麼會對她的說話對象有懷疑?因為本作中再次出現了《少女》中那種利用小說沒畫面這狀況製造盲點的情形。

 

我不知日本的情況如何,但我想台灣的讀者看湊佳苗的小說時,多半期待的是看到像《告白》一樣的讓人頭皮發麻的驚悚感,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夜行觀覧車》可能不是你的選擇。縱觀湊佳苗多部作品,我認為她的創作靈感應該是壓力下的日本人,所以很多劇情都很難搬出日本以外發生。大家都知道,日本不論考試、工作、家庭的壓力都是超大的,雖然日本人的抗壓性也是超強,可是這也如壓力鍋一樣,只要稍微失控就會發生可怕的後果。從《告白》開始,就會發現大部份角色都是壓力失控下才展開了他們的故事。

 

整體而言《夜行觀覧車》的劇力比前面幾本稍弱了一些,不過仍有一定的可看性。湊佳苗在成名後便不斷調整創作方向,但似乎碰到了一些瓶頸,衷心的希望她能早日突破,再次寫出像《告白》一樣讓人震驚的作品。

 

 

 

有關書名:

《夜行觀覧車》書名是從日文直接翻譯過來,照標準的中文說法應該是《夜間摩天輪》,不過全書都只提過雲雀之丘會蓋摩天輪。我想會用上這個名字當書名,應該是比喻人們也許能坐上摩天輪暫時逃避人世間的一切,可是繞了一圈後還是得回到地面面對現實的生活。

 

 

 

書評人  光夏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光夏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